腸道放輕鬆的4個簡單方法

腸道裡布滿神經,運作縝密又敏感。壓力大造成交感神經活躍,抑制腸道蠕動;長期過勞、壓力、失眠、亂吃,讓腸道更累。若腸道功能不好,便無法攝取足夠的養分,來透過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、多巴胺傳送快樂訊息給大腦,人就覺得壓力大、心情不好。腸道放鬆才能輕鬆運作,關心你的腸,試試以下4個方法讓腸道放鬆。

1.健走
不運動的人肌力衰退,腸道蠕動減弱,連橫結腸都下垂,整個腸道有氣無力,推不動便便。但激烈運動又讓腸道緊張,輕鬆和緩的運動比較適合腸道,推薦健走運動,既和緩,又運動到全身,要讓運動變習慣,不要三天打魚、兩天曬網。

2.深呼吸
好好呼吸也能紓緩腸道緊張。當交感神經過度活躍,造成呼吸變淺,腸道也就跟著緊張,常有糞便變硬或拉肚子的症狀。腹式呼吸能活化副交感神經,讓身體放鬆,另外,腹式呼吸也能促進腸道蠕動。

但是腹式呼吸並不是呼吸時把肚子凸起而已,而左右手分別放在腹部與胸前,全身肌肉放鬆,吸氣時胸部不動,吐出時收緊腹部,胸部保持最小幅度。腹式呼吸也注意是由鼻吸鼻吐,盡量緩慢深長。

3.按摩腹部
腸道按摩可以紓緩小腸的緊張狀態,幫助恢復腸道的正常運作。以肚臍為中心,約3~4指寬,用手掌肚順時針方向,不必過度用力按壓,配合呼吸更好。

4.穴位按壓
中醫智慧裡,簡單的穴位按壓便能保養腸胃。例如敲膽經、胃經就有幫助。敲膽經是從大腿外側由上往下敲。胃經則從眼部下側面頰、頸部正前方、至鎖骨、雙乳、腹部,至大腿小腿一直延伸到腳部第二趾。可從鎖骨以下以空拳往下敲。另外,合谷、內關、足三里、三陰交也是對消化系統好的大穴。

合谷:手背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之間,用大拇指向下、向內按壓。
內關:手掌從手腕橫紋處往上約3~4指處。
足三里:以右腿為例,右膝蓋的膝蓋骨下有一凸塊,即脛骨外側踝骨,再往斜下,有另一凸骨,即緋骨,此兩塊凸骨直線往下的正三角形處。
三陰交:小腿內側往上3~4指寬。

腸道放鬆要穴經絡.jpg 

arrow
arrow

    禾放鬆推拿工作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